权力的本质就是影响力,这个影响力就是威信。但现实中不是所有的权力者都能发挥权力性威信,这主要取决于权力者如何用权。滥用权力者,利用手中所握大权,借机肆行贪污;秉公用权者,廉洁奉公,关心国计民生。二者不论哪种,都是受到社会价值导向影响,在往后的执权过程中潜移默化、逐渐加深而形成。
因此,腐败问题不是现在才有的,自古就有之,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。但同时,历史还记载有很多奉公守法、守法循理的官吏,他们公权不私用,是人民的公仆,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坚持“反腐无例外”的原则,严惩了上百名涉贪权力者,总结分析他们的性格与行为本质,思想污浊的他们,无一不是把为民服务的官场变成贪污享乐的商场,为了满足欲望追求,跌入了“滥用职权”这个陷阱中,最后追悔莫及、遗憾终身。
利己者,内心没有价值观和道德底线,为追求个人享受而深陷金钱漩涡,用权时必然以权谋私,利用职权坦然受贿。
反之,有德者,践行权力过程中无私心,受人民重托、对人民负责,敢于公开透明全过程,努力维护群众的知情权。
糜烂者,生活作风问题突出,道德败坏作风腐化是他们的真实写照,骄奢淫乐的顶层生活让他们无能惰怠,忘记民间疾苦。
反之,勤政者,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,宣传制度政策、收集矛盾问题,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,一腔热血为人民。
妄为者,仕途中善搞小圈子,圈内人在政治上相互支持、经济上互利互惠,形成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的共腐圈。
反之,存正气者,善察民众之期盼,行事光明磊落、刚正不阿,谨慎行使手中职权,不存苟且之心,手握民权而不专权。
实事求是地说,“老虎”打不尽,春风吹又生,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到今天都没有完全彻底地消除贪腐。与其事后各种花式惩处腐败者,不如认清人性的贪婪,提前做好防微杜渐的工作,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,让人民监督权力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,汲古润今,理智克服欲望,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,强化法治意识,凡事都通过正常渠道达成目的,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。
每个权力者都会遇到岔路口,当要做抉择时,只要别忘了权力谁给予的,只要把权力的主人放在心里,就永远不会走错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