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炭翁,伐薪烧炭南山中。满面尘灰烟火色,两鬓苍苍十指黑。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可怜身上衣正单,心忧炭贱愿天寒------《卖炭翁》
与千年前的卖炭翁不同,如今的煤炭,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能源,在许多人眼中,煤炭亦是财富的代名词。2006-2024年,十八年的艰苦奋斗,张家峁人深刻传承陕煤集团“三特精神”与“北移精神”,十八年,在历史长河中甚至短暂到无法激起一朵浪花。可对我们而言,在这十八年时间里,由最初在苍凉大漠上选址建矿的艰难,到如今设备完善,规模可观的智慧煤炭企业,建矿的先驱们经历了太多艰难坎坷,才成就了我们现在充满工业美感的工作环境,有太多人为此付出心血,建矿的先驱们就像一位母亲,亲手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抚养长大,经历了太多艰难坎坷,各种辛劳,也许只有亲身经历,才知其中滋味。
财务资产部部长薛卫宁,自2009年末成为公司一员起,与公司共同走过风雨十五载,从“问路人”变为“赶路人”,在长达十五年的“答卷”上,他一直立足本职,恪尽职守,脚踏实际,在平凡工作岗位上,描绘出他与张家峁共成长的无悔篇章。
追梦篇:那年那月,一路向北的“追梦之旅”
时间追溯到2004年,陕煤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建设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历史机遇,作出了“稳定渭北、壮大彬黄、做强陕北”战略北移号召,实施产业优化、战略“北移”。思路决定出路,2006年元月16日,张家峁矿业公司诞生在了塞北高原。
2009年,薛卫宁从韩城调动至张家峁矿业公司,正式开启了这一路的成长陪伴,他紧跟时代步伐,从基础会计到财务管理,从经营工作到税务沟通,学理念、学思路、学方法,取经充电蓄动能;学管理、问市场、思对策,对标先进找短板。常怀“空杯”心态,崇尚学习、善于学习、依靠学习,提升善作善成能力与本领,不忘初心,兢兢业业,务实创新,追求卓越,夯实会计基础管理,构建推崇体系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,出色的完成了分管的各项工作任务,在精益化、信息化、卓越管理方面成绩突出,成为财务工作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奋进篇:何其何时,书写高质量发展的“奋斗华章”
扎根张家峁这片沃土上,一个奋进中提质发展的高能级“体系成本”管控模式,正拔节生长,蓝图舒展。在陕煤集团、股份公司财务实时管理平台“双十”体系指引下,张家峁矿业公司作为千万吨级矿井,有序推进煤矿智慧经营体系建设。
抓住重点求突破,他带领部门人员逐步推进“体系成本”管控,把全面预算作为提质发展、创值增效的主要途经,站在多角度、深层次、高端技术前沿,构建了公司体系成本管理体系,建立基于分级目标的六大成本责任体系,构建以“五大模块”为主线的全面预算体系,创建基于工艺优化的“43-85”成本控制体系,优化基于“333”考核机制的成本考评流程,打造基于智能决策的成本管控信息平台,形成了具有张家峁特色的“56811”体系成本管理模式。
凭借着勤练内功和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,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,也获得了属于他的荣誉。2011至2013年,连续三年他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;《56811体系成本管控》荣获中国煤炭学会2015年度全国现代大型煤炭企业经典管理特等奖;2016年,获得神南公司、股份公司财务系统先进个人,所分管的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连续五年获股份公司第一、二名好成绩;2017年,他被公司评为劳动模范;参与主导的《“56811”全面预算管理探索与实践》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管理论文一等奖;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“2023煤炭行业标杆案例”评选活动中,他主导参与的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“千万吨矿井体系化成本管控体系建设与实践”获得标杆案例荣誉。
展望篇:未来已至,擘画智慧矿区共享“煤”好未来
从智能向智慧,乘着智慧化矿山建设的春风,张家峁公司资金管理也实现了智慧管控新发展。资金司库信息化、管理一体化,其科学的账户架构设计、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、明晰的应收应付款流程,发挥了资金集中管理的规模效应,打开了资金管理新局面。
煤炭行业虽然经历着市场经济的困顿期,处在各方面的低谷,面对动荡的市场环境,他依旧秉着兢兢业业、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,以集团股份“经营管理提升年”为导向,紧紧围绕2024年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和“13369”中期发展规划,全面提升财务风险管控水平和工作质量,以“补短板、强弱项”为抓手,以张家峁公司经营管理“降本增效、资产盘活、往来清欠、非生产费用管控”为着力点,以“合规管理、合法核算”为红线,助推公司经济高效运行,为公司高质量经营战略决策保驾护航。
作为公司的一员,身处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我们,肩上职责不只是守成,更要在这行业变革的大环境中逆流而上,脱颖而出,成就一个新时代的高效益煤炭工业企业。高尔基有句名言“工作快乐,人生便是天堂;工作痛苦,人生便是地狱。不断有人因为工作的不如意而痛苦,或是因为工作环境差,或是因为压力大。因为煤矿企业的性质,矿区必定没有那么优美的环境,舒适的条件,但是这里有工友们的满腔热情,有同事间真诚的互帮互助,更有公司不断强大的社会影响力,在这样一个兼具工业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公司工作,在这里,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完美的诠释,公司全体员工一起为了加速公司转型升级,为了实现创值增盈而默默付出,员工与公司心同此心,梦同此梦,奋斗不息,一往无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