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近,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,离除夕夜只剩不到半月的时间了。每当夜幕降临,城市里偶尔传来的烟花声,总能瞬间打破宁静,吸引大家的好奇,也让我不禁陷入对往昔岁月的深深回忆。
80年代的我,对新年放鞭炮的记忆刻骨铭心。那时候,尽管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,但父母亲总会尽可能地买上一些鞭炮,为我们的春节增添欢乐。每年春节前的一个多月,父母就会开始准备,买上2串3串的小鞭炮,以及1到2个大鞭炮,对于我们姐弟三人来说,是无比珍贵的。
那一串串大约有100响的小鞭炮,其中一串会被特意保留,用于正月里村里秧歌队闹秧歌时增添喜庆,而其他的则成了我们姐弟三人平日里的小乐趣。这些鞭炮不仅承载着我们对春节的期盼,更是我们童年欢乐的象征。每当回忆起那些时光,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喜悦。
平日里,母亲会小心翼翼地将小鞭炮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,确保它们的安全。每当准备放鞭炮的时候,母亲才会把它们拿出来,提前放在炕角的炕席下以防潮,或者放在室外冻着,因为这样做可以使鞭炮的声音更加清脆。尽管如此,母亲还是严格控制着我们放鞭炮的数量,每次只肯给我们分发5个左右,她总是担心我们会因为忍不住一次性放完,而导致春节前就没有鞭炮可放了。
弟弟作为家里的男子汉,胆子比我和妹妹大得多。他总是自信地将小小的鞭炮拿在左手上,右手拿着那时特有的黑色点火棒,勇敢地将引线点燃,使劲一扔。伴随着“啪”的一声脆响,身边的小伙伴们都瞪大了眼睛,投来羡慕的目光。弟弟在大家的赞美声中,越发得意,仿佛他是那个小小的英雄。
而我与妹妹则胆小得多,生怕鞭炮炸伤手,所以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将鞭炮安置在墙壁的石缝里,把点火棒插在玉米秆上,远远地将其点燃,迅速跑开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墙壁上的那个缝隙也越来越大,越来越多,仿佛是我们童年成长的见证。尽管如此,我们仍然玩得不亦乐乎,总是在母亲不在家的时候,偷偷找寻鞭炮的身影,尽情地享受这份简单的快乐。然而,这种快乐往往伴随着母亲的责骂和一顿“妈妈牌挨打”。
如今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已经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激情去放鞭炮。现在,更多的是陪伴自己的孩子,去感受新年的气氛。然而,那段关于放鞭炮的回忆,却始终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,成为我们童年时光里最美好的回忆。每当春节来临,我们总会不禁想起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,心中涌起一股暖意。
岁月如梭,时光荏苒,那些关于鞭炮的童年记忆,仿佛就在昨天。那响亮的鞭炮声,不仅是我们童年的欢乐,更是我们对家的眷恋,对父母的感激。尽管现在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,但那些传统的记忆依然让我们感到温暖。或许,这就是春节的魅力,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,不忘初心,始终保留那份纯真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