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节是什么味道?是甜糯的汤圆,是温暖的灯火,是欢声笑语,更是岁月沉淀的乡愁。楼下张灯结彩的街道,传来小朋友嬉笑打闹的声音。今天是元宵节,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有老人牵着孩子的手,有年轻人成群结队,还有匆匆赶路的上班族。
元宵节是糯米粉的味道。记得小时候,每到这一天,妈妈总会早早地起床和面。我跟在她身后,看着她将雪白的糯米粉调成面团,再揉成小小的圆球。厨房里弥漫着糯米粉特有的清香,妈妈熟练地将黑芝麻、红豆沙包进汤圆里,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温情。我总爱去偷吃那些还没煮熟的馅料,她也不恼,只是笑着说:“别吃多了,留着肚子吃汤圆。”那时的汤圆,是幸福的味道。
元宵节是花生糖的香甜。那时的乡村,元宵节总少不了各式各样的糖果。爸爸会买来一大包花生糖,那是我最爱的零食。金黄的糖衣裹着酥脆的花生,咬一口便是满嘴的甜香。我和小伙伴们提着五颜六色的灯笼,一边猜灯谜,一边分享着花生糖,欢笑声在村子的小巷里回荡。那些斑斓的灯火映照着我们稚嫩的脸庞,也照亮了童年最美好的回忆。
元宵节是思念的味道。工作后的元宵节,我常常因为忙碌而无法回家。超市里整齐摆放的速冻汤圆虽然便捷,却总少了几分温度。独自坐在屋里,看着锅里缓缓浮起的汤圆,我会想起妈妈包汤圆时的身影。手机里传来家人的祝福,屏幕那头,他们正举着手机给我看刚出锅的汤圆,笑着说:“要是你在家就好了。”思念的滋味,在这一刻格外浓烈。
元宵节更是团圆的味道。推开家门的那一刻,熟悉的糯米香便扑面而来。妈妈的手艺依然那么好,只是她的动作比从前慢了许多。我接过她手中的面团,学着她的样子揉捏成团。厨房里,锅里的鸡汤咕嘟嘟冒着泡;院子里,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。这一刻,我忽然明白,元宵节最珍贵的味道,不只是那一碗汤圆,而是这份代代相传的亲情与温暖。
元宵节的味道,早已不仅仅是汤圆的香甜。随着岁月的流转,许多事情都会改变,但元宵节给予我们的那份温暖和希望,却始终不曾改变。无论我们身处何方,何时何地,心中那份对团圆的渴望,始终是我们最深的记忆和最美的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