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苑天地
践行“四种经营理念” 激活团青工作新动能
发布日期:2025-03-27    点击量:170   作者:李潇洋   来源:
字号:

集团公司提出的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不仅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,也为基层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。

一、用“紧日子”过“好日子”: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团青工作效能

“紧日子”并非一味缩减开支,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。基层共青团组织,需在有限的经费和人力条件下,创新团青工作模式,确保青年活动既务实又高效。

(一)精准预算管理,严控非必要开支

参考陕煤集团“四级成本管控责任体系”(集团公司—板块公司—经营单位—车间岗位),创新建立“公司团委—团支部—青年团员”三级预算管理体系。在组织技能竞赛、志愿活动时,优先利用企业内部资源,如培训中心、文体中心等矿区场地,减少外包费用;通过整合线上学习平台,充分利用“青年大学习”等线上学习平台组织开展青年思想教育,降低线下培训成本,实现“花小钱办大事”。

(二)盘活闲置资源,激发青年创造力

挖掘青年员工的技能和兴趣特长。组建“青年讲师团”,由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行业技能大师等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,开展安全操作、设备维修等实操培训,既节约外聘费用,又提升青年参与感。

(三)以实效为导向,避免形式化活动

团委开展活动建立“立项—执行—评估”闭环机制。青年创新创效项目需明确目标、降本金额、效率提升比例,并通过季度评比检验成效,杜绝“为活动而活动”的浪费。

二、用“赚钱”思维去“花钱”:聚焦价值创造,赋能青年成长

“赚钱思维”强调投入产出比,培养青年人才就是一种“人力资本投资”,基层团组织要通过精准培养支持青年成长,为企业培育高素质人才梯队。

(一)以技能提升驱动生产效益  

联合生产部门开展“青年技术攻关小组”,积极组织青年围绕设备故障率、能耗优化等痛点参与立项和改造设计,对贡献突出者给予专项奖励,形成“投入—成长—创效”的正循环。

(二)搭建青年创新孵化平台  

设立“青年创新基金”,支持青年申报小改小革、工艺优化项目。鼓励青年参与技术改进,并将成果纳入绩效考核,激发创新活力。

(三)强化职业规划与人才储备  

建立“青年人才库”,为优秀青年定制成长路径,对入库人员进行跟踪培养,如定制化培训、轮岗锻炼、导师带徒,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。

三、用“乙方”思维做“甲方”:转变服务理念,增强青年归属感

“乙方思维”要求跳出管理者角色,以服务对象需求为中心。作为基层团组织负责人,要经常深入青年群体,倾听诉求,优化服务形式,提升青年满意度。

(一)建立青年需求反馈机制  

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交流等方式,定期收集青年在职业发展、文化生活、婚恋交友等方面的需求。针对倒班青年提出的“业余活动时间碎片化”问题,推出“微课堂”“线上读书会”等灵活形式,提升参与便利性。

(二)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模式  

充分发挥张家峁“青年之家”阵地作用,开展青年读书沙龙、青年党建研学、一见“青”心座谈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,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努力把青年之家打造成联系青年的桥梁、服务青年的窗口、凝聚青年的中心。

(三)以青年满意度为考核标准  

将青年评价纳入团支部考核指标。对“主题团日”“志愿服务”等各类活动实行“青年打分制”,得分低的项目需梳理总结,优化整改,确保服务精准有效,落到实处。

四、用“营销”思维抓“生产”:强化品牌建设,扩大团青工作影响力

“营销思维”强调以市场为导向,将共青团工作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品牌价值,对内凝聚合力,对外树立形象。

(一)打造青年工作特色品牌  

创建“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“创新创效标兵”“青年突击队”等支部品牌。围绕安全生产主线,开展“三违治理金点子”征集活动,优秀方案在全公司推广,并纳入年度评优条件,形成示范效应。持续擦亮“青”字招牌,助力青年发展成长。

(二)应用新媒体构筑文化阵地  

充分发挥微视频工作室作用,在重要节点或主题月组织青年拍摄安全生产、科技创新、志愿服务等各类主题微视频和微电影,旗帜鲜明传播正能量、发出好声音,有效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工作、学习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
(三)推动青年参与企业战略落地  

组织各单位优秀青年参与“青年宣讲团”,深入各部室、区队解读政策。结合“用营销思维抓生产”,开展各类“我为产销联动献一策”等活动,将青年建议反馈至相关部门,增强青年对企业战略的参与感。